發布成功
贊賞金額:
支付金額:5元
支付方式:
贊賞成功!
你的贊賞是對作者最大的肯定~?
IC新產品及時送達工程師桌面,一直是原廠關心的問題。雖然有代理商,但還是要通過渠道“分發”。現在元器件商城被認為是原廠和應用工程師之間的有效元器件分發渠道。
作為原廠和工程師中間重要的樞紐,元器件商城也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由于芯片應用十分廣泛,一家半導體原廠很難覆蓋所有的客戶,也很難追蹤到產品最終落地的所有方案。而元器件商城則成為了補充半導體原廠產品服務范圍的重要角色。一家元器件商城的客戶可能有上千家,應用涉及通信、消費電子、物聯網、汽車、能源、工業與自動化等眾多領域。元器件商城借助自己的技術能力、市場資源幫助半導體原廠將產品落地,同時也積累了原廠產品在實際落地中的場景,給原廠提供前沿市場信息。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清原廠、工程師、元器件商城之間的關系,2023年4月8日,由我愛方案網,創新在線舉辦的2023CITE中國電子元器件創新與供應鏈安全發展峰會圓滿落幕。本次峰會嘉賓陣容囊括IC原廠,代理商,商城、方案商和終端制造商工程師。他們來自汽車電子、AI、5G通信等應用領域,對產品創新和互聯網服務對元器件設計導入的支撐,有極高的需求。
在開幕式上,北京創新在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官,我愛方案網創始人劉杰博士進行了開幕致辭,劉杰博士表示,舉辦這次會議的意義在于,可以為企業提供一個捕抓熱點市場的工具,為企業提供實用、落地性的有力支持。如滕冉博士將在本次會議為大家帶來2023半導體行業發展趨勢,麥滿權博士為大家介紹了半導體大廠在應對供應鏈安全中所用到的工具等等。
我們都知道,半導體產業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在產業發展周期中,短期快速發展與長期布署共存。有時,為了抓住市場機遇,迅速獲得回報,企業需要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快速應對、落實執行。
因此,對于企業來說,能否抓住市場熱點尤為重要,只有熟知半導體市場發展趨勢,才能優化企業發展方向的著力點,并將更多的創新資源集中配置到戰略性環節和研發領域,集中優勢資源,組織開展任務導向型創新,加快細分領域的技術深化和前沿化,從而進一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取得競爭優勢。
此外,國產替代也是本次會議的重點,劉杰博士認為,替代是一個中性詞,國產芯片與進口芯片應該相輔相成,國內半導體產業應該在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同時,也要尋求國際合作,參與全球化的資源配置,中國半導體的行業仍然持續擁抱全球自由競爭,但是也時刻要做好產業鏈,關鍵環節的合理布局。
會上,劉杰博士還提到了半導體市場環境問題,目前,當前全球半導體市場環境都處于下沉狀態,二月份,全球半導體經濟指數降低了20.7%,國內半導體數據降低了34%,整體數據下降得非常嚴重,劉總博士認為,在整體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企業要想找回自己的市場,首先需要從產品開發、產品創新上下功夫,其次要從渠道客戶上下功夫。
《高性能RISC-V MCU發展趨勢和創新型替代分析》
作為國際半導體行業的資深人士,先楫半導體執行副總裁陳丹Danny Chen在本次演講中分享了先楫半導體對高性能RISC-V MCU的理解,及對其發展趨勢和創新技術的預判,并結合動蕩的國際形勢、不確定的供應鏈風險等,為行業朋友提供選擇國產替代品的建議和經驗。
會上,Danny 介紹了先楫半導體在國產高性能 MCU 領域的幾大發展方向:分別是超高算力、精準控制能力、互聯能力以及多媒體能力。當前MCU的CPU主頻正在逐步提升,逐步跨入GHz領域;CPU的性能同步在提升,采用高性能微架構設計,Coremark/Hz進入5以上;多核CPU架構逐步得到采用,實現任務分流和并行計算。
Danny 認為,“我們正處在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技術和產品的升級對作為核心器件的MCU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基于這樣的背景下,國外各原廠大力投入高性能MCU開發。打造國產自主可控、國際領先的高性能MCU是先楫半導體的使命和價值體現!先楫半導體正是聚焦于填補這一市場空白。”
《工程師研發采購行為分析》
在本次會議上,北京創新在線集團有限公司ICGOO總經理賈靜帶來了《工程師研發采購行為分析》演講,其認為,幾乎所有企業 電子研究機構都有小批量采購需求,在全年采購需求中,小批量金額占比平均占比15%,采購數量至少在20次以上。
賈總表示,ICGOO 在線商城目前擁有120+個合作伙伴,可提供50W+ 注冊用戶、9000W+有效庫存數據、100W+日均查詢量、10,000+在線活躍用戶等優質服務,團隊成員包括IT事業部、銷售事業部、采購服務中心、客服管理中心、物流服務中心、財務部、企宣部、法律及行政等。
會上,賈總進行了工程師的采購訴求分析,其認為,研發工程師最為關注的采購問題主要是分為交期、采購申請、售后服務三方面,其中,采購工程師主要關注價格,他們是各類企業的采購部成員,具備一定產品分析能力。而方案商客戶主要關注交期、產品質量問題,他們主要為制造企業提供產品技術及解決方案。研發工程師最為關注交期、產品質量問題,他們是各類設計/制造企業的研發人員,對生產項目起關鍵作用。還有一部分群體是教師、學生、創客,主要關注交期、產品質量問題,他們是科研機構、院校實驗室的采購人員,出于興趣與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
《2023半導體行業發展趨勢展望》
CCID集成電路研究中心主任騰冉博士進行了《2023半導體行業發展趨勢展望》演講。
騰冉博士認為,目前全球半導體市場發展正顯著放緩,明年增速將進一步下滑。2022年在全球通脹上升和終端需求疲軟的背景下,半導體產品市場出現分化,模擬芯片、傳感器、邏輯芯片、分立器件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微處理器及存儲器市場出現萎縮。
會上,騰冉博士對當前半導體市場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總結與建議,其認為,今后集成電路產業將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新興應用將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并提供有效支撐,而產業數字化是增強行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新材料、新架構助推諸多顛覆性技術推動產業革新,開放指令集與開源芯片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
《綠色能源主力電子元器件行業邁進碳中和》
在本次會議上,協和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陳輝帶來了《綠色能源主力電子元器件行業邁進碳中和》主題演講,陳輝提到,深圳近期正在推進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鼓勵綠電綠證交易,優先保障電力消費需求,加強與碳交易市場銜接。
綠電消費政策的提出,也為企業帶來了新的要求,陳輝認為,隨著雙碳目標的實施,全球對綠色電力消費形成了普遍共識,企業綠色電力消費意識逐步提高。
在未來,以化工、電解鋁、數據中心等為代表的高耗能產業未來受能耗雙控和碳排放履約的影響將會越來越大,通過消費綠電可使其正常生產和低碳建設,甚至減少生產成本。隨著公眾和企業環保理念的日益強化,國內企業主動消費綠色電力的意識也不斷加強。如大型央國企(中化、中石油、寶鋼等鋼鐵集團)、遠景科技等均通過參與綠電交易實現園區或產業鏈的全綠電覆蓋。
在此背景下,協和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目前投資運營可再生能源電廠72個,總裝機容量5000MW。截止2023年3月,集團累計申請平價綠證超450萬張,核發量和交易量在中國綠色電力證書認購交易平臺上均位居前列,可為企業提供直接、便捷的減排方案。
《MLCC產品本地化供應趨勢以及高容MLCC的發展瓶頸》
潮州三環事業部副總經理孫鵬參與了本次會議,會上,孫鵬就《MLCC產品本地化供應趨勢以及高容MLCC的發展瓶頸》議題進行了演講,孫鵬認為,MLCC作為世界上用量最大、發展最快的片式元件之一,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領域中。近年來,隨著5G、智能手機、物聯網以及汽車行業等產業快速發展,MLCC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
孫鵬表示,我國作為全球電子制造業基地,MLCC需求巨大。雖然中國MLCC行業發展迅速,但高端MLCC仍不能滿足國內需求,需從國外進口。2020年中國進口MLCC 3.08萬億個,較2019年的增加了0.9萬億個。以2021年進口數量3.45萬億只測算,若替代50%,國產替代市場規模高達1.725萬億只。
在此背景下,潮州三環集團正積極擴產,公司的高容量系列,多層式陶瓷電容器擴產項目規劃實現年產MLCC 6000億只,未來,潮州三環集團MLCC產品將朝著微型化、高容化、高頻化、高可靠度、高壓化等方向發展,以滿足日新月異的下游終端市場需求。
《碳化硅MOS產品支持儲能與電力應用市場》
廈門芯達茂微電子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蔡銘進參與了本次會議,在會議上,蔡銘進分享總結了SiC器件,特別是SiC MOSFET,的技術和產品的發展歷程。并闡述了SiC MOSFET在太陽能逆變器、電動汽車車載充電器、充電樁、軌道交通、工業電源等領域的國產化替代應用和市場機會以及國內企業需要克服的技術挑戰。
對于碳化硅器件選型蔡銘進認為,SiC具有優異的材料特性,包括高電子遷移率、擊穿電壓、高導熱度和熱穩定性等。這些特性導致SiC功率器件的高效率、高切換速度、耐高壓、高功率密度、小的形狀因數和簡單的冷卻系統,其高材料成本和可靠度技術將不斷得到改善。
最后,蔡銘進總結稱,優越的材料特性配合新能源產業及國產替代的大趨勢,SiC MOSFET在國內的市場成長快速,采溝槽式結構的MOSFET可大幅下降電阻值、縮小芯片面積與成本。其中柵氧化物的品質與溝槽角落的優化最為關鍵,國內在充沛的資源投入下,可望加快技術與產能提升,從而價格下跌,有益于市場的擴展,形成正向循環。但如何防止嚴重內卷,避免惡性競爭,還須眾人的大智慧。
隨著時間的流逝,眾多嘉賓演講一一結束,「2023CITE中國電子元器件創新與供應鏈安全發展峰會」上午場也正式宣告結束。在短短一上午的會議活動中,各位專業嘉賓深刻且全面地為觀眾分享了諸多干貨內容,覆蓋了供應鏈、能源、第三代半導體、電子元器件等各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