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成功
贊賞金額:
支付金額:5元
支付方式:
贊賞成功!
你的贊賞是對作者最大的肯定~?
隨著5G基礎設施的普及和 AI技術迅速發展,FPGA的需求量也不斷增長。根據MRFR的數據,2018年全球FPGA的市場規模增長至63.35億美元,預測到2025年將有望達到約125.21億美元。目前超過97%的FPGA份額被賽靈思、英特爾等海外廠商占據,幾乎壟斷了市場。加之美國對中國芯片產業實施堅決的制裁手段,中美貿易局勢緊張,我國發展核心產業迫在眉睫。
國家開始在政策上對芯片國產化加大支持。與此同時,出于供應鏈安全考慮,很多國內客戶也更多地考慮選擇國產,為國產FPGA的發展提供優越的發展環境。在“國產化”浪潮的推動之下,國內FPGA企業將迎來高速成長。
在日前的深圳國際電子展(ELEXCON 2019)上,我愛方案網針對國產FPGA的現狀、未來的發展機會以及在重圍之下逆襲的策略采訪了國產FPGA廠商的代表——深圳市紫光同創電子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呂喆。
深圳市紫光同創電子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呂喆
國產FPGA實力大幅提升
近年來,國內FPGA技術已突破千萬門級,順利進入通信、汽車等主要行業。國產FPGA企業的研發體系、產品性能、交付質量等方面都有大幅提升。
呂喆先生表示,國內對FPGA的需求用量,基本集中在30萬個邏輯器件以下,紫光同創的產品線可以完整覆蓋大部分市場應用需求,包括通信、工業和消費類應用。以紫光同創為代表的國內廠商正在不斷加速追趕國際廠商。從發展歷程來說,紫光同創先把18萬邏輯器件產品做出來后再面向市場向入門級發展。目前為止紫光同創的18萬邏輯器件代表著國內最先進、最高端的一個水平。其FPGA產品指標甚至足以比肩甚至超過國際大廠,比如邏輯器件方面,某國際大廠的僅能做到15萬個;SERDES速率上,6.25Gbps也超過多家國際大廠的5Gbps等。
三大關口入手突破
與此同時,國產FPGA仍任重道遠,與國外企業還有較大差距。國產FPGA在硬件性能指標上也落后于賽靈思、英特爾等海外廠商,而且國內尚未形成完善的生態環境。呂喆先生認為,目前國產FPGA需要從硬件架構、軟件工具和IP三方面實現突破。“以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為例,國產要彎道超車的話還是任重而道遠的。首先你的器件性能和規模要達到一定的層面,你才具備去做這個應用行業的基礎;其次,你整個生態軟件工具鏈也是很重要的。”
硬件架構方面,工藝節點、邏輯規模和高速射頻收發器SERDES的速率被作為評判一家FPGA廠商能力的三大指標。工藝要逐步從28納米發展到16納米,并進一步朝國際水平10納米和7納米靠攏。邏輯規模要逐步從18萬個邏輯單元發展到900萬、1000萬個邏輯單元。高速射頻收發器SERDES的性能要從6.25Gbps往13Gbps及32Gbps努力,最后追上100個Gbps。
軟件工具比硬件門檻更高,邏輯器件發展得越大,對軟件工具的挑戰越大,特別是布局布線的算法是成指數級的增長。而IP是為了讓用戶能夠快速地用起產品,為用戶提供現成的可調用的IP,IP是否齊、能否達到足夠的性能和穩定性是非常關鍵的。
進階之路分三步走
通信、消費電子、汽車是FPGA主要存量應用場景,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從FPGA傳統市場來說,通信是第一大市場,約占40%,工業次之,約占20%。紫光同創的FPGA有三個產品系列:高性能Titan系列、高性價比Logos系列和低功耗CPLD產品Compact系列,汽車和工業是紫光同創的兩大聚焦市場,同時還布局了消費、醫療、測試測量等市場。
呂喆先生說,紫光同創的目標是先替代,再在替代的基礎上做一些差異化創新和拓展。“從戰略上來說分三步走:一是近兩到三年主要以替代為主,客戶有需求要替代的話,要能夠滿足客戶這個替代的需求;二是創新,做些差異化的東西;三是引領,做到跟賽靈思和英特爾他們差距至少縮小到一代,某種程度上可以引領一些趨勢。”
呂喆先生強調產品的規格性能和品質是國產FPGA需要非常重視的兩個方面。在此基礎上,先抓住有替代剛需的客戶需求,比如中美貿易局勢下的國產化替代需求;然后,要給客戶帶來價值,就是除了品質和芯片性能以外,要提供芯片成本優勢,讓客戶感受到有相應的價值。
差異化創新方面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針對客戶的差異化:國內廠商離客戶比較近,可以進行及時、深度溝通,并進行針對性的定制化;國際廠商的決策不在國內,無法針對中國的某一客戶太多的定制服務。另一方面是針對需求的差異化,比如針對消費類的市場或者高速接口的需求,國內廠商可以針對應用的需求來快速響應市場的變化,把相應新的功能或者是一些新的特征加進去。定制并非綁定某個客戶而定制,而是通過滿足客戶的具體需求來定制,但芯片做出來還是通用的。
可以說,以紫光同創為代表的國產FPGA能夠獲得高速發展,自有相對優勢,具體來說也有三點:一是國產化的需求趨勢;二是貼近客戶、了解客戶需求并針對性地進行差異化和定制化;三是成本優勢,包括運營成本、封測等成本,以及不追求過高的毛利率而讓利于客戶等。紫光同創已有布局更高端工藝、更高端器件的規劃,同時也在尋求國內專業合作伙伴,做一些面對各垂直細分市場的解決方案。紫光同創從端到端的解決方案開始切入,先解決實際的應用問題,也可以加速追趕的速度。
此外,為了解決高端、核心FPGA專業性人才欠缺的行業現況,紫光同創針對高校做了大學計劃,去支持高效的FPGA、集成電路設計方面的競賽,通過鼓勵和帶動,讓更多高校學生接觸、了解國產FPGA。
國產FPGA起步較晚,雖落后但追趕速度較快,未來隨著更多企業的發力和技術突破,國產FPGA在進階之路將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