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看到一消息稱:高通因為近期腹背受敵,不得已把高端芯片以低價賣給國產智能手機廠商制造低端產品。聽起來是件好事,仔細一想,卻覺得哪里不對,如果連低端的國產智能手機都在用巨頭們的芯片,那一向處于技術弱勢的國產的芯片還有銷路嗎,中國的芯片制造業是一個怎么樣的情景?
“芯片”被喻為是國家的“工業糧食”,是所有整機設備的“心臟”。
可是我國一年制造11.8億手機,3.5億臺計算機、1.3億臺彩電,數量都是世界第一,但其中高端芯片大部分來自進口。2013年顯示的數據是2300多億美元,甚至超過了石油。
作為一個缺“芯”的國度,差距主要在哪里?界面整理了一張圖,看完就明白了。
看完這張長圖,我們應當如何看待中國芯片呢?誠然,國產芯片的制造在各個方面都不占優勢,不過,隨著中芯國際量產28nm驍龍芯片、清華紫光花大力氣研發手機應用處理器,還有國產龍芯、中國電子的“飛騰”……技術進步需要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我們應當對未來抱有信心。